财佳股票网

首页 > 股票问答

股票问答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关系

2024-04-05 21:25:00 股票问答

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能够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是因为金或银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1. 货币的职能

货币具有多种职能,包括:

1.1 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衡量和比较商品的价值。它使得人们可以用货币单位来表达、计算和比较商品的价值大小。

1.2 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在商品交换中起到介质和媒介的作用。它方便了商品的买卖,简化了交换的过程。

1.3 贮藏手段职能

货币可以作为一种贮藏财富的手段。相比于实物资产,货币更容易保存、携带和转移。

1.4 支付手段职能

货币作为支付工具,可以用于清偿债务和支付商品和服务。它方便了经济交易的进行,提高了交易效率。

1.5 世界货币职能

一些货币在国际间扮演着世界货币的角色,被广泛接受和使用。这些世界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2.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的关系

货币的职能是由其本质所决定的,同时货币的本质在职能中得到具体体现。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职能,通过衡量和比较商品的价值大小,为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提供了基础。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又反过来促进了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的发挥。

货币的本质也决定了其作为商品的特殊属性。作为商品,货币具有价值,可以作为贮藏财富的手段。货币作为商品也可以用于支付手段,在经济交易中发挥作用。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世界货币职能的可能性。一些特定的货币,如美元、欧元,因其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成为世界货币,发挥着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3.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货币产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后期,与一般等价物产生在前有着时间上的差异。在商品经济中,人们开始使用一般等价物来作为交换媒介,逐渐演化为货币。

货币的产生有助于促进商品交换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货币作为一种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方便了商品的买卖和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建立,货币也不断发展壮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兴起,为货币的借贷和支付提供了更多的服务,进一步加强了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

4. 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

货币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的体现,在经济中具有一定的中性和非中性。

货币中性指的是货币对实际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小,它只是作为一种交换媒介的工具存在。货币中性的观点认为,货币的增加只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相对于货币中性,货币的非中性观点认为,货币的增加会直接影响经济活动和实际产出。货币的增加可以刺激经济的需求和支出,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关系到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调控。货币政策的制定者需要权衡货币供应的增减对经济的影响,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5.

货币作为一种一般等价物,具有固定地充当商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相互关联,相互促进。货币的职能是由其本质所决定的,并在职能中得到具体体现。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货币的中性和非中性关系到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调控,需要综合考虑货币供应对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