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合同是什么意思
1. 融资租赁合同的定义
融资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融资租赁合同集借贷、租赁、买卖于一体,是将融资与融物结合在一起的交易方式。
2. 融资租赁合同的特点
融资租赁合同与普通的租赁合同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融资
融资租赁合同的最大特点在于“融资”二字。在融资租赁中,出租人出资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并将其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
2.2 金额较大
融资租赁合同一般涉及较大金额的交易,常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如设备、机械等。
2.3 双重属性
融资租赁合同既有租赁合同的特点,也有借贷合同的特点。出租人相当于租赁物的购买人,又相当于承租人的债权人。
3. 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规定
融资租赁合同在我国的法律上得到了明确的规定:
3.1 《合同法》规定
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融资租赁是将融资与融物结合在一起的交易方式。
3.2 《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人的选择或认可,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合同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
4. 融资租赁合同的效力
融资租赁合同属于阳合同,但具体效力受到法律的约束:
4.1 虚假的意思表示
融资租赁合同系“阳合同”,属于虚假的意思表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4.2 法律约束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融资租赁合同必须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例如涉及到金额较大的交易的融资租赁合同就需要符合***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
融资租赁合同是一种将融资与融物结合的合同形式,具有融资和租赁的双重属性。融资租赁合同在我国法律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但其效力受到法律的约束。在实际操作中,当涉及到融资租赁合同的签订和执行时,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 上一篇:航天电器冰箱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