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制什么时候崩溃 金本位制之后是什么
金本位制是一种以黄金为本位的货币制度,最早实行金本位的***是***。在金本位制下,货币的价值直接与一定重量的黄金相等,即货币的含金量。当不同***使用金本位时,***之间的汇率由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来决定,即金平价。然而,金本位制并不是一种持久稳定的货币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本位制崩溃了。接下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代替了金本位制,然后是信用货币的出现。
1. 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
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金本位制在20世纪30年代遭受了世界经济危机的猛烈冲击,导致了金本位制的崩溃。
货币信贷危机:1933年春天,***发生了一场严重的货币信贷危机,大量破产是由挤兑造成的,导致了银行金本位制的崩溃。
黄金产量增长速度不足:黄金的产量增长速度低于商品生产速度,限制了金本位制的流通,削弱了其基础。
2.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金本位制崩溃之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1944年由全球联盟国于***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货币和金融会议上确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以美元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即其他***的货币与美元直接挂钩,并且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为35美元/盎司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意味着美元成为了全球主要的储备资产。
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没有持续多久,它在全球经济总量大幅膨胀的背景下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各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国际收支失衡和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无法调整的问题。1971年8月,******宣布停止将美元兑换成黄金,并先后两次贬值美元。这一举措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金汇兑本位制也走向了终结。
4. 信用货币的兴起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信用货币逐渐成为主导。信用货币是由***信用背书的纸币制度,不再依赖于黄金或其他实物资产作为支撑。信用货币的出现使得货币供应量可以根据经济需要进行调节,更加灵活和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金本位制在20世纪崩溃后,被布雷顿森林体系取代。然而,由于经济增长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布雷顿森林体系也瓦解了。此后,信用货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现代货币制度的基础。金本位制的崩溃和信用货币的兴起反映了货币制度的演变和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